经典的115克光明冰砖。
进入5月,申城冷饮市场迎来销售旺季。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销售部门盘点数据发现,自今年3月出货以来,“光明”牌冷饮累计销量已比去年同期增加15%。这是一个久违的喜人势头。
与此同时,大街小巷的冷饮零售商们也发现,在经历多年的沉寂之后,这个国内最“老”的冷饮品牌“变”了,这两年不仅推出众多迎合年轻人的创意产品,还重塑了原来行业老大的稳定的高品质,更在营销上采取了一系列灵活而有人情味的措施……因此,在今年2月“光明”冷饮举行的全年最大规模订货会上,罕见地出现了客户争相订货的热闹场面,订货现款累计达到300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50%。
众所周知,与新中国几乎同龄的“光明”牌冷饮,给老上海人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然而,和其他不少民族老品牌一样,“光明”牌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辉煌过后的种种艰难。但如今,在母公司光明食品集团的支持下,经过多年苦练内功、锐意创新,积蓄了力量的“光明”冷饮开始重放光芒:到去年底,“光明”冷饮生产量比4年前翻了一番;到今年底,“光明”冷饮销售额也将比5年前翻一番。
已过花甲之年的“光明”牌冷饮,立志也要让新生代的年轻人“忘不了”。
创新篇:
“忘不了”的经典,“夺人眼球”的新品
翻开“光明”冷饮今年上市的产品目录,许多新名词令人耳目一新:三色加仑、太阳神、浓情蜜意、搓冰乐等,均为今年推出的新品。
“这些新名词的背后,都体现了迎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新特点,如好看、好玩、味道有新意等。”益民食品一厂党委书记张启明告诉记者。比如“搓冰乐”是一种冰品,杯子外包装上打出了“搓一搓,捏一捏,摇一摇”的口号,表面上是提醒消费者具体如何品尝,实际上是让年轻人体验独特的好玩吃法,并在炎炎夏日用掌心去“记住”那一种冰凉感受。而“浓情蜜意”则是面向年轻情侣的冰品,透明的杯子中盛满了各种形状的冰块,互相并不会融化在一起;恋人小聚时,买一份“浓情蜜意”共同品尝,也是品味一份夏日的欣喜、惊奇。
益民食品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近两年来,益民食品一厂的“光明冷饮”新品更新率达到20%以上,不仅展现了这一老品牌的全新研发能力,而且还充分表明,“光明”冷饮依然与年轻消费群体的心贴得很近。这也让零售商重新看好“光明”冷饮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那些历经几十年考验的经典产品,依然是“光明”冷饮的主打产品,企业也更加用心地去维护它们的经典味道。光明盐水棒冰,几乎是我们童年所共有的回忆。而今,益民食品一厂保持了制作棒冰的工艺,盐水棒冰“咸咸、脆脆、纯纯”的经典味道一如既往。光明赤豆棒冰、光明绿豆棒冰,至今每支价格依然在1元,它们的品质却格外值得称道。不同于市场同类产品的是,“光明”棒冰采用的每颗豆都经过反复筛选,都是整颗的大红袍精选赤豆或精选明绿豆,下半截棒冰则混合了浓郁的豆浆,口感更好。更难得的是,对这平价的“经典产品”,“光明”冷饮敢于在包装上大胆宣言:不添加任何色素!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人在变,流行在变……什么都在变,但上海的经典味道和安全品质不会变。”益民食品一厂总经理何国睴表示,“光明”冷饮除了要唤起人们的“怀旧记忆”,还要始终坚持做大众喜爱的冷饮产品,在高品质和经典口味的追求中,让百姓吃得开心,也吃得放心。
改革篇:
严格成本管理,营销方法转型
“光明”牌冷饮有过骄人的业绩。在1993年之前,它曾连续几十年在国内冷饮市场占有率第一,最高达到80%,在上海本地市场则更长期地占据龙头地位。1999年,光明牌冷饮的生产线达到30多条,成为中国最大的冷饮生产企业之一。然而,随着洋品牌大举进入、国内新兴品牌夹击,“光明”牌冷饮渐落下风。
在光明食品集团领导的关心下,从2009年开始,益民食品一厂初显转机:这一年,企业彻底摘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到2011年底,光明牌冷饮开始重新赢利,一线员工连续四年加了工资。到底什么因素助推这个老品牌实现了“扭亏增盈”?除了产品创新,关键还在于管理思路变了,营销方法变了,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出来了,这些综合因素让益民食品一厂变了模样。
“越是市场经济,越是要成本管理。”这句简单而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总经理何国睴别样的管理方法,那就是依靠成本领先实现竞争优势。“光明”冷饮作为大众产品,不仅市场竞争性强,而且生产的季节性也很强,主要集中在2月至8月。因此,原材料的合理使用、合理库存,对降低成本非常重要。于是,公司从食品稳定剂着手,最终选定了世界上最知名的供应商,这也使原来的几十种稳定剂减少到了目前的6种。
该节约的必须节约,可在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方面,始终不吝啬一分钱。何国睴介绍,为了从源头上抓好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公司在奶粉原料的采购上,宁愿放弃使用当时每吨1.76万元的原料奶粉,改用每吨2.4万元的优质原料奶粉,这就使生产出的冷饮保持了经典的原味口味,品质更加稳定,也就再次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赢得了广泛声誉,逐步扩大了市场覆盖率。
同时,企业还在营销方法积极探索转型。今年公司在业内创新推出了一种“保值期货”营销方法:以一旬也就是10天为一个周期定货,预交定金,锁定价格、品种、交货期,若公司或客户违约的话,则双倍返还定金。新的营销方法,不仅在价格上给予经销商更大的盈利空间和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来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力争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光明就生产什么”,有望实现“零库存”,成本更低、盈利更丰。
管理上的一系列新措施,促进形成了一整套良性循环的盈利模式。目前,益民食品一厂采取款到发货的办法,严格控制赊账销售,新增应收账款几乎为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逐年增长,每年减少银行贷款200万元。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使得益民食品一厂的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原材料消耗、营业收入都有了可喜的进步。
和谐篇:
激发岗位激情,凝聚人的力量
在谈到“光明”冷饮的新战略时,何国睴不止一次提到:必须要激发广大职工的“岗位激情”。在他看来,不管是眼下的扭亏为盈,还是进一步的重放光明,企业的经济发展都要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广大管理层和所有职工勤奋工作、奉献企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因此,虽然刚刚盈利,但益民食品一厂已经把很大一块利润用在了改善员工待遇上。企业迄今仍有400多名职工,但由于连年亏损,再加上季节性太强,职工们的收入水平十分低下。于是,在2008年,何国睴来到企业担任总经理的第一年,企业在刚刚有了点起色之后,公司领导层大胆决定,为一线员工加薪7%,但所有管理层暂时不加。之后,所有员工年年加工资,去年增长率还超过了10%。益民食品一厂还安排全体员工参加疗休养,到年终更是给了每个员工一个大红包。
也许对有些企业来说,这些都不算突出,但对于连年亏损、有着400多员工的企业来说,这表明了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扭亏为盈的雄心壮志,真心诚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全新理念。
这样的诚意,激发了员工的劳动热情。今年3月,原本应该竣工的新冷库工期拖延了,这给物流经理出了难题。他把问题汇报到了公司领导层,领导表示:租借冷库物流驳运费用很大,员工的收入递增就是要在点滴费用的节省上做文章……于是,物流经理二话不说,立刻带领一线职工主动“挖潜”,很快利用现有冷库满足了今年的冷藏需求。
益民食品一厂党委书记张启明告诉记者,在奉贤的生产工厂,无论是每天中午用餐时分,还是劳动用工紧张的季节,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让一条生产流水线停下来,企业的党员、干部、管理人员总是积极主动的调整用餐时间,接替一线工人上岗生产。管理干部还常常放弃休息,利用节假日到超市、卖场主动协助市场督导,主动帮助整理货物、检查铺货情况,掌握市场一线信息。
今年2月,光明冷饮的生产线启动得比往年更早,广大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干得热火朝天,到目前,产量比往年增加了20%以上,充分预示了今年的“光明”的市场形势大好。
夏日的气息越来越浓了,“光明”冷饮的清凉冰爽也正进一步弥漫开来。对于未来,这个民族老品牌的志向十分务实:敢与国内外行业强手较高低,进一步提升国有名牌的内涵与价值,在未来三到五年里,聚焦上海、覆盖华东地区冷饮市场,力争实现益民食品一厂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品牌故事
品牌的由来
1950年,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上海的冷饮市场是洋货一统天下。时任益民食品一厂副厂长的江泽民同志认为,新中国成立了,中国要有自己的冷饮品牌。经他提议,冷饮可取名为“光明牌”,寓意“解放了,天亮了,新中国一片光明”,表达了解放后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光明牌”由该厂职工设计,商标中间是熊熊燃烧的火炬,周围是熠熠生辉的光芒;56根射线,代表了中国56个民族,如喷薄而出的旭日。
“光明”打败“美女”
1950年5月,“光明牌”棒冰正式问世。益民食品一厂领导带领职工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国货 “光明牌”。在改装的一辆旧卡车上装上喇叭,沿途宣传“光明牌”冷饮,免费为市民送上一支“光明牌”棒冰,一直送到上海闹市中心“大世界”。在工余时间,全厂职工人人肩背放满棒冰的木箱,走街串巷边叫边卖边宣传。还利用电台、报纸、电车、招贴等形式打出广告,打出“中国人食用中国货”等口号。“光明牌”名声鹊起,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赢得了市场。当年的销售量就超过洋货“美女”牌棒冰,为此受到华东工业部时任领导汪道涵同志的赞扬。
抗美援朝作贡献
1950年6月26日,根据上海市政府要求,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生产了大批提供给志愿军战士食用的猪肉和牛肉罐头等军需食品,并生产适应飞行员特殊需求的诸如脱水饼干、巧克力、奶粉等产品,还向驻扎在江湾地区的苏联飞行员提供冰淇淋等冷饮。
那些第一与辉煌
1960年代,益民食品一厂生产的“白熊”中冰砖不但是家庭招待客人必备的冷饮佳品,还曾是中国第一批出口的冷饮品种。1972年,为援助马耳他政府建设巧克力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巧克力自动调绞浇注成型的生产线。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冷饮年产量从上世纪50年代的800多吨到90年代的15000多吨,提高了18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80%,连续多年冷饮销量占上海市场第一,达到了鼎盛时期。
大事记
1913年
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前身美商海宁洋行在上海沙泾港路250号开办蛋品加工厂,是中国蛋品出口美国的第一家公司。
1932年
海宁洋行成为了中国第一家大规模生产冷饮的工厂,其冰淇淋商标为“美女牌”。
1950年5月
赶在盛夏来临之前,“光明牌”棒冰正式问世。
1983年—1985年
益民食品一厂先后引进了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的冰激凌生产线,冷饮利润大增。
2006年8月8日
新的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组建成立过程中,原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
岁月留痕
每当酷暑的天气,汗淋淋地从工厂出来,或拎着书包穿过烫脚的柏油路,或在进入戏院、公园之前,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光明牌”棒冰……去年,益民食品厂工人曾费尽力气,星期日也不休息,把棒冰的产量比前年提高一倍半以上,但是去年最炎热的日子里,接连有五十多天,一到下午二时后,就买不到“光明牌”棒冰了……益民食品厂今年的冷饮生产计划,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是该厂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1954年7月18日 解放日报第2版 《关于棒冰》节选
追溯我国冷饮生产的源头,不难看出“光明牌”冷饮的诞生开拓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冷饮生产历史……凡搞冷饮者、搞罐头者,说起“光明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项市场调查表明,95%的上海人没有忘记“光明牌”冷饮,90%的老上海吃过“光明牌”冷饮,7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乐于购买“光明牌”冷饮,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光明牌”冷饮在上海消费者的心中是有份量的,是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冷饮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