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30斤苦瓜有8斤冰块
昨日上午10点半左右,来到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
在一个摊位前,一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子正在指挥工人下货,地上则放着一个个白色的泡沫箱子,里面装满了四季豆。询问其四季豆的批发价位多少。“3块5一斤,不讲价,你要好多?”这名女子答得很干脆,但当往箱子底下翻看时,她却急着说不能看。“你里头加冰了没?”女子称箱子里面放了两瓶冰水,并表示称重时这两瓶冰块也要算在菜的重量里。
“四季豆咋卖?”又来到一个摊位,一名女商贩正忙着记账。她头都没抬就回答说:“3块5一斤,10箱以上可以便宜点,3块4。”“那里面有没有冰?”女商贩这才抬起头来,“当然有啊,你们要好多箱?才从米易送来的。”女商贩说,一箱大概50来斤,里面冰有5、6斤重,不论买多少都要水和菜都在一起称。
随后,来到另一家摊位,一名身着黑色皮夹克的年轻男子正忙着收钱。“丝瓜2块8一斤。”面对的询问,男子回答道。“那里面有没有加冰?”“有!”男子十分大方地承认。他手指面前一大箱的丝瓜说,“这一整箱50多斤重,里面冰就有10多斤。”“那苦瓜呢?”我指向旁边体积较小的泡沫箱问道。“苦瓜2块4,这种小箱子30斤,算下来苦瓜顶多有22斤!”男子很有把握地说。“这些都要加冰,”男子说,他的蔬菜都是从山东运过来的。
最终决定在这家摊位上购买一箱苦瓜。称重、交钱、搬货,记随后打开白色泡沫箱,掀开盖子后,一根根新鲜翠绿的苦瓜整齐地放着。逐层翻看这些摆放整齐的苦瓜,翻到第三层时,出现一层较厚、但已有些潮湿的白色纸板。掀开这层纸板,发现下面竟依次排放了六个600毫升的绿色塑料瓶,瓶内装着尚未完全融化的冰水。用计量秤一称,整箱苦瓜的重量显示为30.5斤,而这6瓶冰就有8斤重,占总重量的26%。按照2.4元的批发价算下来,这6瓶水就要19.2元,平摊到22.5斤重的苦瓜上,相当于每斤苦瓜要贵8毛钱。
零售商
一箱30.5斤重的苦瓜,里面有6个塑料水瓶,共有8斤重,苦瓜只有22.5斤重,相当于一斤菜贵了8毛钱。为了挽回这些损失,零售商只能适当抬高菜价。
批发商
蔬菜长途运输中,为了保证新鲜,要在每箱蔬菜里放装满了冰块的塑料瓶。在批发称重时,这些占总重约为10%—20%的冰块并未被除去,而是算在总价里。
在成都的菜市场里,丝瓜每斤4元、苦瓜每斤4.5元、青椒每斤6元、四季豆每斤6元。市民可能不知道,如果这些蔬菜是外地运来的,大家每买一斤菜,都可能有几毛钱是在为蔬菜批发中装在箱子里的冰块买单。
蔬菜加冰块为保鲜
又在交易中心内询问了十多名商家,发现外地运来的青椒、苦瓜、茄子、四季豆和丝瓜都会在箱子里装冰水,且大都装在塑料瓶里。在批发称重时,批发商们都表示不会除去这些重量。
“那些竹筐里的基本都是放了水的,但不是我们在这(交易中心)放的。”一名青椒批发商解释说,部分加了冰和湿报纸的蔬菜都是从海南、山东等较远的地方运来的,由于运输路途过长,在装车时每箱都添加了水或冰块,这样可以保证蔬菜的新鲜和透气,防止蔬菜在长途运输中腐烂。而当问及这个季节是否需要加这么多的冰块保鲜时,这名批发商们说,蔬菜运输的时间如果在一天以上,里面就必须放水和冰块,否则就会蔫掉。
“这种情况大家都是行规了。”一名苦瓜批发商说,蔬菜里加水或冰本是为了降温保鲜,在夏天比较常见。但现在,加冰水却成了一部分批发商增加收入的伎俩。“蔬菜批发的利润本来就少,靠薄利多销,一些商家都靠这些皮重来赚钱了”。
昨日中午,又来到位于双流白家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一走进蔬菜交易区,记者发现几乎每户商家的菜摊外都有几十只绿色塑料瓶,部分瓶子外还裹着一层湿报纸,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一名商家称,这些塑料瓶是进货时就放在箱子里的,也是一起称了重的。
昨日下午,先后在天涯菜市场和曹家巷菜市场进行了调查。在天涯菜市场,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女商贩抱怨称,她是从五桂桥进货的,昨日早晨进了一箱重60多斤的四季豆,打开后发现竟有18斤重的杂物:两大瓶水和厚厚一叠湿报纸。
“这几天涨价最厉害的就是小青椒,10块多一斤,吃不起了!。”天涯菜市场内,一位婆婆一边挑菜一边念叨。商贩忙解释道:“我这批青椒是昨天刚从云南拉过来的,很新鲜!我进价都要9.5,毛利润才5毛钱,还要除去里面的冰重、水重,你说我咋卖?”这名商贩说,“他们以同样的价格发货给我们,赚的就是里面的冰水重量的差价。”另一名商贩则坦言,有时批发的蔬菜里放的水太多,他们只能适当地提高菜价。
菜贩的疑惑
前日清晨,家住中和镇的朱先生到龙泉一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在他买的两筐101斤重的青椒里,塞了13斤重的湿报纸 。按照每斤4.5元的批发价算,光是这些毫无用处的湿报纸就值近60元钱。
在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和双流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暗访和调查后发现,一些从外地运来的蔬菜在箱里都会填装冰块,以达到保鲜的作用。但在批发称重时,这些占总重约为10%—20%的冰块并未被除去。
前日上午11点,在中和镇朝阳横街一家商铺门前,地上放着两个高约50厘米的空竹筐,门口的桌上摆了一大堆青椒。在这堆青椒旁边,还放着两叠厚厚的湿报纸,湿报纸是在购买青椒时夹在其中一个竹筐里面的。朱先生在旁边的超市借了一个电子秤,将两叠湿报纸拿上去一称,电子秤显示的重量为3.22公斤。
这些青椒是朱先生一早买的。前日清晨5点,朱先生来到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批发蔬菜。他在交易中心内买了两筐青椒。据他介绍,自己买的青椒有101斤重,分别装在两个竹筐里。。前日上午9点,朱先生将其中一筐青椒拉到中和镇的菜市场,但他父亲却发现,竹筐底部放着厚厚的一捆湿报纸,一称有7斤重。
随后,朱先生在另一筐青椒底下发现同样有两捆湿报纸夹在青椒中间,有6斤4两重。“按照4.5元每斤的批发价算,这些湿报纸就要29元钱!”朱先生气愤地说,自己买的一筐青椒有50.5斤,这些湿报纸就要占去6斤多重,这29块钱只能分摊在青椒的价格上,算下来每斤青椒的进价就要在4.5元的批发价上多6毛钱,“加上来回的油费、每天的摊位费,以前我卖5块5,这次每斤卖6块钱都赚不了多少”。
市场管理方
可以协调解决
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市场部的杨经理称,并非所有从外省来的蔬菜都加水,而具体加水蔬菜所占比例,他们也无法进行详细统计。交易中心综合部的工作人员陈代秀则表示,这种加水的情况很少,只有长途运输才会加些冰块,当前气温比较低,这种现象很少。但夏天外省蔬菜加水的情况则比较多。
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加水量的多与少,目前还处于监管的空白地段,缺少相关法规的规定,现在也没有商家来投诉。他认为,蔬菜属于农产品,确实不好对加水量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如果商家认为蔬菜中加水过多,可以到市场部反映,他们会进行协调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