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公园清澈的湖水使游人流连忘返,用它制成的天然冰,在冰箱还不是很普及的过去曾为广大群众消暑降温。在“我的水上情缘——水上博物馆展品征集活动”中,600多位读者谈及当年“水上窖冰”的趣事,68岁的王建华还亲手绘制了一张“水上窖冰图”。
窖冰’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据介绍,窖冰不但得吃苦受累,而且还得讲究技术。数十位窖冰人穿着由废旧轮胎改成的“皮裤”、脚蹬钉子鞋,在水上东湖的冰面上“一”字排开,先用“丁”字形的“冰镩子”(一种类似凿子的工具)在冰上按所需尺寸划出印儿,再一点点用力把冰凿开。接着用铁钩子把浮在湖面上的冰块,一块块拉上岸。一般情况下,冰块都是1米多长、半米多宽,厚度也有半米。为了方便运冰,窖冰人把从东湖边到冰窖几百米长的路面都泼上水,待其结冰后就成了“天然滑道”。接着他们用绳索将大冰块一块接一块地绑好,像拉纤一样,一点点顺着“滑道”拉到储存冰的冰窖前。数九天,拉一趟冰就得出一身透汗,劲小的,根本干不了。
“50年前,每到隆冬腊月‘窖冰’时,绝对是水上公园独具特色的一景。”王先生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水上公园东湖周围建有4个大冰窖,每个占地面积都有二三百平方米。每到‘三九’、‘四九’天最冷的时段,许多来自郊区县的农户便趁着农闲来东湖窖冰。”
“那时候几乎见不到空调、冰箱,每到了七八月间,水上公园附近的冰窖就忙乎开了。冰块被抬上汽车、马车,送往市区的医院、高温车间、副食店、水产店,基本上可满足市区多个重点区域的用冰需求。”王先生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商户、百姓家购买冰柜冰箱的越来越多,‘水上
“冰块的码放也有学问。”王先生告诉记者,“为防止冰块相互粘连,冰窖底部先铺一层稻草,码上一层冰块后,再铺稻草,接着再码冰。待深窖里摆满后,就踩着跳板一层层往窖上面码,最多可码到约10米高,远远望去就像是个亮闪闪的‘金字塔’。最后,在冰块的外面全部盖上厚厚的草垫子,并用几十厘米厚的泥土把四周封严实,这样才保证储冰一直到夏天也不融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