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开闸,它们也不愿意回到长江了。”原本生活在长江的江豚,早已爱上人工饲养,所以不愿再回到“故乡”。为了促进江豚最终从保护区重返长江,今天,两只人工饲养的江豚将首次被“软释放”到湖北石首的豚类保护区,为它们最终在野生环境里生活提供过渡。
突然回家很难适应
今年年初,来自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水生所以及洞庭湖湿地、江豚保护有关部门的专家联合考察了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口的城陵矶至湘江入洞庭湖的湘阴段,采用“基于船舶的目视截线抽样法”和“拖曳式微型声学数据记录仪阵列法”等方法,并在洞庭湖区域首次使用水下声呐系统开展同步监测,共记录到44群次106头江豚。
调查发现,该江段作为洞庭湖冬季江豚惟一的栖息区,依然还有众多的挖沙船、运沙船频繁作业,偶尔还有电打渔船在水面作业,湖水的浑浊度也比较高,对江豚的生存都带来巨大威胁。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学科组组长、中国首席淡水豚保护专家王丁介绍:“2006年,我国联合7个国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数目大约为1200多头,其数量已少于大熊猫。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十多年后,野生江豚将灭绝。”
目前,江豚保护的措施和大熊猫、扬子鳄类似:“一个是迁地保护,比如石首天鹅洲;二是人工环境下的自然繁殖。”石首天鹅洲是全世界鲸类迁地保护第一个成功的案例。“当年把5头江豚放到天鹅洲故道,然而试验的过程中遇到了2008年初南方雪灾,天鹅洲故道水面几乎全部结冰。每隔几十秒就要浮出水面呼吸的江豚从未遇过这种情形。人们陆续发现了5头死亡的江豚,其中一头还怀着胎儿。经鉴定后发现其中4头都是因为在顶破冰层出水呼吸时皮肤被冰块划伤,入春后因气温升高,伤口感染而死。”
为正式回归铺路
据悉,两头江豚来自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饲养池和天鹅洲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都是雄性,在网箱中人工饲养时间分别长达6年和3年。“网箱体积大约是800平方米,相当于1/4个标准游泳池大小。工作人员采用泡沫材料将网箱悬浮于水中,网箱和长江故道连通,水体可以自由交换。”这种饲养,一半是人工,一半是自然。
,其实江豚的“生活要求”很简单,有安静的环境,有合适的水位,有足够的鱼吃就行了。从理论上来说,把人工条件下繁殖的江豚放归到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繁殖江豚,而是补充江豚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群体。”不过,在人工环境下繁殖的江豚,什么时候把它放归自然?它会不会正常捕食?能否跟其他个体融合,即便融合,能不能正常地参与繁殖,这些都是问题。
在原来的浮式网箱中,这两头江豚的基本信息,包括健康状况、生殖发育等一直被监测着。而王利民博士表示:“在这次软释放后,我们还将对这两头江豚的行为、声学及健康状况继续进行细致监测,以获得生长的数据和信息,帮助长江江豚种群逐渐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我们期望将来在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江豚最终从保护区重返长江。”
江豚首次“软释放”
从1992年开始,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救护活动,并利用长江故道中的一切有利生境保护江豚。至2010年,保护区江豚种群上升到30余头,且每年有2到5头幼豚出生。另外,早在198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了豚馆,从事长江江豚的繁育研究工作。2005年,豚馆中诞生了第一头人工饲养的江豚,现已成年。
“目前迁地保护只是权宜之计,江豚最终必须实现自然野放,回归长江。”让江豚回归大自然,一直是科学家的最终目标,在他们的设想中,即便长江干流里的江豚全都灭绝,只要有天鹅洲等几个“保种”的种群存在,总能等到长江的环境恢复、把江豚放归故里的那一天。
WWF中国项目实施副总监王利民博士表示,为了让人工繁殖和救护的江豚种群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这次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放归比较特别,“先对其进行‘软释放’。”他介绍,所谓软释放,是指将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个体释放到大自然之前,仍继续在一段时间内,为释放的动物提供必需的饵料、饮水和躲避捕食者的场所,使其逐步适应野生环境的过程。
|